无锡市东湖塘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6~2018)
主动适应教育新常态 科学追求学校新发展
——无锡市东湖塘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6~2018)
一、学校概况
1、基本情况
无锡市东湖塘中学地处锡澄虞交界的东港镇,是一所由2009年8月江苏省怀仁中学初高中分设而独立建制的农村学校,其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陈伯瑜先生创办的“黄土塘初中补习班”和1958年东湖塘乡创办“东湖塘初级中学”。学校始终坚持“和谐发展,多元成功”的办学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博爱”的校训、“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崇德、敬业、乐群”的教风和“笃学、善思、好问”的学风,高扬“求实”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尽管单独建制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在上级领导、当地政府和学校理事会的帮助支持之下,紧紧依靠全校师生的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用自己的办学实绩赢得了各界的赞誉,被誉为无锡教育的“家门口好学校”。
学校占地58373.8m2,建筑面积32756 m2,学校设计合理,布局规范,教育教学设施较齐全,现代化教育装备较完善,有一个300米塑胶跑道操场,一个拥有6片篮球场的风雨操场和联合器械区。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51人,在编在册教职员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内含中学高级教师18人,中学一级教师36人,无锡市德育带头人1人,无锡市教学能手1人,无锡市班主任工作能手1人,无锡市班主任工作新秀1人,无锡市教学新秀3人,锡山区教学能手4人,锡山区班主任工作能手1人,锡山区教学新秀8人,锡山区班主任工作新秀3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比例为31.9%。研究生学历(包括在读即将毕业)的有4人,占5.6%,本科学历59人,占81.9%。
2、发展优势
(1)、敬业的师资队伍。学校坚持“以师为本”的策略,从尊重、理解、欣赏教师做起,从关心、关怀、体贴教师做起,从工作、生活、专业发展方面做起,从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做起,让教职工确实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的温暖,从而转化为潜心教书、尽心育人的行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形成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争先创优”的教职工队伍。
(2)、较高的教育质量。学校依法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改,坚持减负增效。近几年,学校在中考、会考、全科合格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学校在区体育、艺术节以及各类比赛中也都取得良好的成绩。
(3)、务实的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坚持“层次管理,部门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强调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义务。学校中层的示范作用、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比较到位,所以在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比较强,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展开。
(4)、初显的办学特色。在初高中分设之初,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结合地域优势,提出了“达标工程”、“排球文化”这二个办学特色,目前这二个特色已初具亮点。
3、劣势分析
(1)、较差的办学条件。尽管这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但学校的硬件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如教室不足,设备设施陈旧、破损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等,好的是政府已有打算,将在未来几年内分期分批对学校实施改建、新建工程。
(2)、紧缺的师资队伍。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校在师资队伍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人员较紧。按照目前编制的核算和明年扩班两个班的情况测算,要缺编14人,再加上生育二胎的情况,教师紧缺问题将更加突出。二是二是学科分布不合理,有些学科师资不足,例如地理,无专职教师。三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快。受当时初高中分设时的影响,一些老师的学历、职称不是很高,分设以后,更多的是注重实干、实做,少了对自己学科教学的分析、研究和思考,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拘于传统的多和自己的专业成长不快。
二、学校三年发展愿景及重点目标
1、学校发展愿景:经过新三年的努力,使学校硬件条件有明显改善,校园环境更优美,学校管理更科学,师资队伍更优化,内涵发展更加丰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2、教师发展目标:今后三年,要积极推进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将新理念、新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把各项工作落实到行动上,丰富教师的职业生活,激发教师的生命活力,通过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等途径,落实“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养策略。经过新三年的努力,力争使学校形成一支思想素质好、教育观念新、业务能力强、整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群体。
3、学生发展目标:今后三年,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拓展育人空间,引导自主教育;要充分彰显我校在学生管理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形成校本化的学生发展特色。经过新三年的努力,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为“讲礼仪、重习惯、能自理、会学习、重合作、有特长”的合格初中毕业生。
三、三年发展目标的年度分项内容、实施规划和保障措施:
(一)、学校三年发展目标的年度分项内容、实施规划(见附表)
(二)、三年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是领导班子建设方面:
1、坚持建设“四好”班子:勇挑重担,团结协作,深入基层,廉洁奉献,为新一轮发展提供加强的领导保障。
2、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实行校务公开、党务公开,发挥好工会、理事会和家委会的作用。
3、成立三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宏观调控与领导,保证目标任务如期圆满完成,力争超额完成。
附: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陆忠贤
副组长:李 彩 邹红丰
组 员:张志江 周建新 吕叶新 唐一伟 吴影鸽
蒋薇薇 张燕红 荣建新 陈 列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建章立制。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靠管理出效益,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
2、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这是学校发展到目前最要紧、最紧迫的任务,是事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学校今后必须一如既往、花大力气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继续实行“师德工程、名师工程、学习工程”,培养骨干型教师队伍,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率先示范的带头作用;以课题带动教育科研,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师德教育,努力形成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骨干教师群体。
3、积极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业务方面的培训、进修,加大对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整体提高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素质。
三是德育工作方面:
1、进一步强化全员德育意识。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始终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确保德育时间,拓展德育空间,优化德育考评,形成德育合力。进一步以德育导师制为抓手,全面推开全员德育工作,争取获得全员德育工作的新进展。
2、进一步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优化由校长、政教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团队学生会指导老师参与的教师德育工作队伍;二是优化学生干部队伍,建立一支能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自主管理队伍;三是依托社区力量,建立一支由社区教育委员会、关工会、校理事会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德育工作队伍。
3、加强推进以活动为引领的德育工作方式。依据校情、学生年龄特征等特点,充分发挥团队学生会组织独特的教育功能,强化安全意识、法制意识、生命意识等方面的教育,继续重视学生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进一步加强德育科研工作。新的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针对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开展德育工作,不断探索和尝试德育工作的有效举措,拓展和深化德育工作的外延和内涵。从单纯的“说服教育”走向多元化的德育工作方式,重视教育引导,思想疏导,加强德育课题的研究,勇于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四是教学工作方面:
1、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以对各个学科的常规管理为抓手,强化责任意识,注重过程性的动态管理。教务处要从校情出发,加强对学科教学的指导和服务,推动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2、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意识。要深刻认识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大的一项任务。教务处要组织教师依托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变化进行大胆尝试,并对各门学科的合格率、班全科合格率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围绕目标体系,分解落实责任,争取在中考中继续保持高位稳定;要加强对教学过程考核的力度,坚持跟踪、检测、反馈等较为成功的做法;要组织年级组和教研组针对新课程改革和实验中的新情况,开好系列性的学科研讨会和质量分析会,切实加强对所有学科的常态调研、指导和服务,确保各类课程规范有效实施,促进各学段各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进一步推进教育科研活动。要在申报省市区级课题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成为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
五是基本建设方面:
1、学校基本建设初步完成。今后三年,争取在镇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完善到位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硬件设施,新建、改建教学楼、食堂等基础设施,添齐相关配套的设备设施。
2、要做好教育技术装备的更新完善工作。在基本建设初步完成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的教育设施设备的更新完善。
3、从现在起,要逐步改善校园环境面貌,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使校园成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陶冶师生情操的理想场所,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四、预计的困难、问题分析和解决设想
一、在学校建设(物质和文化的)、装备等方面,存在着政府的财力支持问题。由于我镇相对较为薄弱,社会事业的投入较多、较大,所以一是需要政府统筹协调,适当倾斜才能完成。二是要利用好国家新一轮减薄工作的相关资金,通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我校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弥补资金方面的不足。三是通过学校理事会等形式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二、师资的数量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人数严重不足,年龄偏大、学历不高、职称偏低、骨干教师不多、部分学科师资紧张等情况,从而会影响到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实施水平。所以,一方面争取上级的支持,每年能够进一定数量的新教师或临代教师以弥补不足,增加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校本研修、培训等形式,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同时,通过内部挖潜、协调等手段平衡学科之间师资的矛盾。
三、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可能是三到五年的时间,也可能是更长的时间。就目前来说,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结合学校自身的传统和文化,认真规划,精心实施,力求突破。
附表
无锡市东湖塘中学三年发展性规划
项目内容 | 现状分析 | 分年度规划目标、内容和措施 | 三年达成愿景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
条件保障 | 学校占地58373.8m2,建筑面积32756 m2,绿化面积15236 m2 ,设施较齐全,有一个300米塑胶跑道操场,拥有6片篮球场的风雨操场和新建成的联合器械区。但教室仅有22只,从明年起将无标准教室可使用。 有理生实验室各2个,化学实验室、音美室、舞蹈房各1个及相应的准备室,微机房3只、多媒体教学设备三个年级,阅览(图书)室一只,技防配置较少,教师办公电脑一人一台,但较为陈旧,有些破损较为严重。 | 1.完成博爱楼、南宿舍楼拆除,建设好南围墙和教师临时停车场;水电分割、围墙修缮。 2.做好教学楼设计、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在年初开工建设,年底完成教学楼的施工、装修等工作,力争17年春学期搬入使用。 3.新建教学楼的教学、生活设施按标准一次性配备到位。 4.教师办公电脑逐年更新,分三年完成。 | 1.拆除东二幢宿舍楼,做好新建食堂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工建设。 2. 暑期风雨操场部分油漆(屋面和侧面),更换防盗窗。 3.做好创新教学楼改造等工作。 4.按照要求配齐技防设施。 | 1.完成新食堂建设,投入使用;食堂的设备设施添置到位。 2.完成勤学楼、老食堂的拆除,完成新校门及道路摊铺、塑胶操场改建、更新体育运动器械(联合器械)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工作; 3.适时启动综合楼的新建工程。 | 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学校硬件条件有明显改善,校园环境更优美,布局更加合理,让校园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精神家园。 |
学校管理 | 各类管理、考核机制基本健全,和谐校园氛围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管理较为规范,为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区文明单位、市区平安校园、市绿色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 1.通过教代会,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2.完善“层次管理,部门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3.进一步发挥理事会、家委会的作用。 | 1.继续完善“层次管理,部门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2.保持现有学校荣誉,新增1—2项市级以上集体荣誉。
| 1.形成“层次管理,部门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特色。 2.学校管理刚柔并济、严实结合、目标与过程统一。
| 在继续完善制度的同时,发挥好也已存在的管理优势,更加注重人性、人文、激励的方式,形成“层次管理,部门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特色。 |
队伍建设 | 教师本科学历81.9%,研究生学历5.6%;中、高级教师54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比例为31.9%,但缺乏后劲。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全面启动,教研组、备课组功能发挥良好。行政团队的表率作用较好。 | 1、本科学历83%左右,研究生学历6%。 2、行政团队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出现失衡情况。 | 1、为骨干教师提供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争取各类学术荣誉获得者在人数上、在层次上都有所上升。 2、新增中、高级教师2~4人。 | 1、校本教研(培训)纵深发展,形成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制度,加快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进程。 2、本科学历85%左右,研究生学历7%。 | 建设一支素质好,示范作用强,奉献精神优的行政队伍;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教育观念新、业务能力强、整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群体,通过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后续发展。 |
德育活动 | 德育工作有序高效,班风较正,学风较浓,任课教师较满意。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无重大安全事故,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良好,自主管理能力较强。学校重视德育导师制、达标工程,重视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的构建。 | 1、定期组织安全法制教育,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保持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零纪录。 2、秉承“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做优、做实德育导师制和达标工程。 | 1、继续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保持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零纪录。 2、发挥好家委会的作用,整合利用好社区的教育资源,发挥好合力的作用。 | 1、继续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保持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零纪录。 2.加强班级管理,争创班级特色。 3.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功能,增强自主管理能力 | 以学生发展为本,拓展育人空间,引导自主教育;要充分彰显我校在学生管理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形成校本化的学生发展特色。把我校学生培养成为“讲礼仪、重习惯、能自理、会学习、重合作、有特长”的合格初中毕业生。 |
教学科研 | 学科教学均衡发展,良性循环,近几年中考各项指标列区前茅,初一、初二片内上游水平;艺体科成绩优良,学生综合素质较好。 现正在省、市二个课题,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研究氛围较浓,共享研究成果。 | 1、继续保持各科教学高位均衡发展,教学质量保持区、片上游水平。 2、研究开区公开课的改进方式,切实推动课堂教学。 3、在区体育节中再创佳绩。 | 1、继续保持各科教学高位均衡发展,教学质量保持区、片上游水平。 2、课题研究按要求进行。 3、在区艺术节中保持以往水平。 | 1、继续保持各科教学高位均衡发展,教学质量保持区、片上游水平。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校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3、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人次和质量有显著提升。 | 继续保持各科教学的高位均衡发展,教学质量保持在区、片上游位置,学生在艺体科等比赛活动中获奖人次和质量有显著提升。加强课题研究,做好结题和开题工作,获奖或发表论文、“四优”作品每年不低于20篇,如期出版校报 “东风”和校刊 “东中教育与研究”。 |
特色建设 | 学校硬件条件还较差,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还不够。 经过多年努力,排球文化和达标工程已经初显特色。 | 1、结合新教学楼的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内涵。 2、开展排球文化校本化的深入探讨与实践。 3、开展达标工程校本化的深入探讨与实践。 |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2、总结排球文化和达标工程的成功实践,形成校本化、可操作的成果。 | 1、初步形成校园文化的物化建设。 2、在前二年的基础上使排球文化和达标工程成为学校的特色与亮点。 | 不断浓厚特色建设氛围,大力推进原有二个初显特色的建设,使之成为学校的特色与亮点。同时要结合学校建设的实际,精心谋划与建设校园文化,为师生提供温馨的家园。 |
其他 | 在前三年发展中,学校获得了多项省市区级荣誉,但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根据上级部署和学校实际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 根据上级部署和学校实际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 根据上级部署和学校实际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 通过争先创优活动,既推动学校实际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又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美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