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大学的故事
东湖塘中学退休教师 杨长坚
我是一位退休教师。今天我首次登上我们学校的校园网,给同学们讲讲我梦圆大学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喜欢。
我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新中国。1961年,我小学毕业考入东湖塘初中时,正遇上我国遭受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我挨着饿坚持读到初中毕业,并考取了锡北中学读高中。1966年6月,我高中毕业,准备复习迎接七月份的髙考时,又遇上文化大革命。由于高考延期,我回到农村参加劳动,学会了种种农活。我还当过生产大队的通讯报导员、小学代课老师和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等。直至1971年经东湖塘公社考核推荐,再经无锡县教育局组织的文化考试,我被推荐上学,成了苏州地区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两年后回到东湖塘中学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我就读的苏州地区师范学校理化(Ⅰ)班的同学年龄差距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连初中都未读完。真正六六届高中毕业的仅3人。因此每堂课上,老师都要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作铺垫,然后上新课。尽管如此,我并不懈怠。我认真地观摩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教学方法。课后我耐心地帮助同学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每学期还要安排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再加上为了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编制问题而提前毕业。因此地区师范的学习生活并未满足我的求知欲望。
1978年春,无锡县教师进修学校筹办大专函授班。我非常高兴地报名参加了物理专业的函授学习。在4年时间里我系统地接受了大学物理专科教学。我学习非常认真,各门功课结业考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顺利地拿到了大学物理专科毕业的文凭。虽然我学得很顺利,但我还不过瘾。
此时又传来了苏州大学物理本科函授班招生的通知。终于等来了梦圆大学的机会,我非常激动,当即报名,并积极准备。全县参加苏州大学物理本科函授入学考试的老师坐满了一个试场,但仅录取了2名。很巧,我和另外一位被录取的梅村中学的老师两人都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我大专函授时教我物理课的老师也免试录取了。
1982年暑假,我如愿以偿地跨进了苏州大学的校门。第一年开了三门课程:《理论力学》、《数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系里面对首批函授生非常重视,特地派了资深教授授课。物理系主任兼任我们《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上课前,他作了简短动员,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我们对函授生和统招生一视同仁,一定认真地上好每堂课。二、本系的毕业证书不会轻易送人的,要凭你们的实力和努力来领取。话音刚落,第一堂课就开始了。原有的知识陪伴着新鲜的知识源源不断地传授下来。我边听边记,既紧张又亢奋,极过瘾。本科物理知识学习对数学知识要求非常高。有一次课上,为了证明一个物理定律,要推导一个数学公式。教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四块升降黑板上下轮换了三次半,足足写满了十四块黑板才得出结果。物理定律方才得证。晚自修课上,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把思路理清。第一次函授结束,我进入首门功课结业考试试场。呈现在我面前的试卷没有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只有四道计算题。每题25分。接下来的每门功课的试卷也是如此。由于第一轮函授领了书就上课,没有足够的预习时间,影响了学习效果,我考下来自我感觉很差。三门功课中有两门没有及格的把握。我没有气餒,考试结束回家后抓紧复习,准备补考。直至考试成绩寄过来,看到三门功课都及格时,才松了一口气。我继续复习,全部完成后,才拿出预发下来的新书抓紧预习,以争取主动。每门课程我都是分五步进行预习的。第一步:通读课本并标出知识点;第二步:复读并画出每章的知识结构导图。第三步:熟读导图,以整体把握每章每节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于大脑中。第四步:解题训练,以落实对各知识点的提取、应用和理解能力。第五步:根据训练情况修改完善导图。我把这种能起到整体把握,逐点落实的预习五步方法叫深度预习法。
由于我狠狠抓住了预习这个环节,掌握了后续学习的主动权,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和《计算机语言》的考试成绩都达到了良好的水平,《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考试成绩达到了优秀的水平。
1985年8月,历时三年的大学本科物理函授学习顺利完成,已近不惑之年的我拿到了苏州大学高师物理本科函授的毕业证书,终于圆了大学一梦。
梦圆大学的故事讲完了。在此,我对同学们提几点建议。1、建议同学们:要认识到你们今天的学习对你们你们的家庭和我们祖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建议同学们要有崇尚科学,拥抱知识的丰富情感;3、建议同学们要有在学习困境重重包围中能面壁图破的顽强意志;4、建议同学们要探究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5、建议同学们要耐得往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漫漫求学长路上!祝同学们在漫漫学海中,能携手一起到达理想的彼岸!